关键词:无线充电
中投顾问:未来5年中国无线充电行业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能源产业可支撑我国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该行动计划部署了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创新等15项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到2020年,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及材料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无线充电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多次被提及,其中,包括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突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可见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无线充电市场潜力巨大
一方面,无线充电在消费电子领域市场巨大。近年来,消费电子巨头纷纷推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产品,除运用于智能手机之外,无线充电技术还将用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诸多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后续将有更多配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消费电子产品推出,未来有很大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无线充电应用的另一广阔市场。无线充电具有安全性高、受天气影响小、节省道路空间等优点,与充电桩相比更适合运用于电动汽车;同时充电站、充电桩等设备的建设速度也难以跟上电动汽车增长速度,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瓶颈,而无线充电的运用将对电动汽车推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根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巨大规模,无线充电市场潜力巨大。
(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工作组”、“无线充电技术专业委员会”陆续成立
2017年6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化工作组于深圳正式成立。其主要职责是开展无线充电标准体系研究,进行无线充电技术交流及技术验证,归口无线充电标准制修订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归口组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无线充电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有了专门的技术组织,这对于推动我国无线充电标准化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2017年9月,无线充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于厦门成立。近两年,随着无人驾驶、自动泊车、削峰填谷、分时租赁、分布式能源等概念的陆续提出,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成立无线充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将能够更好地发挥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和促进国内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合作和交流,进而推动中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产业快速发展。
二、不利因素
(一)面临技术挑战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不论是电磁感应技术还是电磁共振技术均存在未能克服的技术缺陷与困扰。一是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已把电磁辐射列为四大公害,其对人体有诸多影响。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必须保证电磁波只辐射到电子设备接收部分,而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二是电能转化率低,与节能时代的前进方向不符。目前,基于电磁感应、电磁共振技术的无线充电器,即便近距离充电,转化率也只能达到70%至80%。三是无法克服充电距离问题。市场上的无线充电器大部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充电时必须与充电器接触才能满足充电要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充电。
(二)国际竞争力不足
从全球来看,日本是无线充电专利布局规模最大的国家,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专利在日本申请,其次是美国、中国和韩国。日本、美国对全球市场的争夺非常激烈,相较而言,中国的专利申请总量虽并不少,但是专利保护体系不够完善,重点关注国内市场,鲜见在国外的专利申请。无线充电主要专利申请人中,松下电器位居榜首,是无线充电技术的领先企业。丰田汽车排名第二,是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排名第三、第四位的分别是韩国科学技术院和三星电子。在全球专利申请人排名前40位的企业中,日本占26家,而中国无一企业上榜,相比之下,中国的研发实力较弱,国际竞争力不足。
(三)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无线充电产品标准,国外主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Qi、AirFuelAlliance和TIRJ2954。Qi是全球首个无线充电技术组织WPC(无线充电联盟)所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英特尔牵头的AirFuelAlliance无线充电标准由PMA和A4WP两大无线充电组织合并后推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发布了无线充电准则TIRJ2954。无线充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尚未能形成一个通用的标准,不同运营商的终端供电参数不同,造成无线充电技术只能在局部地区、部分产品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