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省会城市
中投评论|省会的尴尬与突围
作者:中投顾问 时间:2016/1/26
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经济总量不及泉州,知名度不及厦门,生态不及漳州,而且福州市目前行政级别为地厅级,国内有且只有福建这一个省,省内城市中有比省会城市级别更高的城市(厦门是副省级),多年来身份十分尴尬。
四市基本情况
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别称榕城,建城于公元前202年,位于福建省中部东端,东临台湾海峡,西靠三明市、南平市,南邻莆田市,北接宁德市。东西最大横距12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45公里,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福州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及现代金融服务中心,是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2014年,福州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工业增加值1838亿元,同比增长12.1%。三次产业比为8.05:45.5:46.45。培育形成了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等4个千亿产业。
泉州
泉州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历史悠久,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全国著名侨乡。
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6年保持全省第一,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3.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944亿元,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2062家。三次产业比例为3.0:62.0:35.0。泉州已形成了纺织服装、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建材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正在积极培育发展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临港工业、电子信息业、旅游业等。
泉州工业基础雄厚,优势产业链条完善,港口交通发达,但其新型产业培育速度较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未来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厦门
厦门在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3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0.8:46.7:52.5调整为0.7:45.8:53.5。先进制造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机械、电子两大支柱产业产值32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3%。同时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端产业发展迅速,并且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未来厦门将打造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包括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以及文化创意,整个城市发展正积极向更高层次迈进。
漳州
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临厦门、南与广东交界,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城市竞争力位居福建第一。
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9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为福建省第一。三次产业比例为14.0:49.8:36.2。漳州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基地。制糖业、纺织业等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省会的尴尬
经济总量未能领先。在2014年福建省各市GDP排名中,福州以5169亿元位列第二位,第一位是泉州5733亿元,第三位是厦门3273亿元,第四位是漳州2506亿元。
2014年福建省各市GDP(亿元)
二产三产五五开。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福州三次产业比为8.05:45.5:46.45,泉州三次产业比例为3.0:62.0:35.0,厦门三次产业比例为0.7:45.8:53.5,漳州三次产业比例为14.0:49.8:36.2,泉州与漳州明显的工业为主导,厦门明显的服务业具备优势。反观福州,二产三产比较平均,均无明显发展优势。
主导产业难显特色。从主导产业来看,福州以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等产业为主;泉州在升级纺织鞋服、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高附加值产业;厦门以机械、电子两大产业为支柱,积极培育旅游、商贸会展、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漳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工业以农副食品、纺织、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其中,无论是泉州的鞋服,还是厦门的电子,或是漳州的农副产品,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反观福州,其几大主导产业均难以被外界贴上“知名”的标签。
福州的突围
福州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需找准自己的定位、培育特色,找到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福州新区的获批正是一个战略发展机遇。
福州新区定位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五个功能中,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与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是实现大战略的关键。
未来两岸交流承载区:文化创意产业、金融、科技研发、商贸会展及旅游等高端服务业能否发展起来是关键。福州新区要加快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建设,大力推进与平潭的基础设施对接,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和集疏运网络建设,构建一体化的陆路交通运输网络和开放型的海路交通体系;要运用自贸区政策优势,推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全面加强与台湾的服务业对接。
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高端海洋装备等产业能否发展起来是基础。要充分利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基础,把握台湾地区最新产业转移机遇,深度对接、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对接集中区,联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动双赢。
其次,福州需坚决进行产业升级,与周边地区拼转型速度。对一些双高产业、企业及落后产能进行坚决淘汰,集中配置资源到重点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旅游业大有可为,福州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加上四通八达的区位交通,可着力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最后,福州应积极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强产业培育能力。集聚资源,发展重点规划的战略产业,帮扶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集群,以园区为载体,加紧培育出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如:福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和生物技术等),最终实现福州发展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