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江苏经济 南通经济
江苏省各市之间的关系
作者:中投顾问 时间:2016/1/15
讨论南通市的定位,很纠结,不仅是我们,客户自己想必也很纠结,不禁想起了所谓的“内讧省”的名号。简单总结下江苏省各市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省内人自嘲为“内讧省”的根源。
(注:以下文章无任何挑拨离间之意,仅为在理解各城市定位时,从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上试说明各区域之间关系,文章内观点来源于诸多网友及自身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江苏省共十三个市:
省内存在着三个层面本省人所谓的“内讧”:
第一层,苏南和苏北的不融合;
第二层,各个城市之间的不融合,如宁(南京)苏(苏州)之争、宁扬(扬州)之争、扬通之争、通(通州)常(常州)之争、常锡(无锡)之争等等;
第三层,某些市内部各区之间的竞争。
第一层,苏南与苏北,甚至是“苏南、苏中、苏北“的不融合。在外省人看来,一般认为苏南就是指长江以南,自然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但省内的“苏南人”不这么看,苏南单指苏锡常,经济发达,而镇江和南京不算吴语区,不好融合到一块儿去。再说苏北,长江北岸本应叫“苏北“,但南通、泰州、扬州不这么想,创造了”苏中”这一词。再往北,就是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才是”苏北“。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不融合,甚至包含着徐州与三个区域都不融合,因为徐州和连云港的文化更接近于山东。
第二层,市与市之间的竞争。
存在多对“矛盾“。苏南城市之间相互竞争,苏北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苏南与苏北几个城市之间的捉对竞争。
区域内的竞争如苏南的苏锡常三个城市的竞争,苏州、无锡、常州经济实力都非常强。苏北派区域之间的竞争更有意思,苏北派传统意义上都是淮阳文化,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占了江苏省的一半,但实际上内部也是“不团结”。首先苏北区域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通扬泰(泰州)在苏北属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属于经济文化较强地区,自己发达了就不带穷弟兄玩了,所以革命性的发明出了一个词汇“苏中”,其实苏南和苏北其他几个城市都不认可这个称号。有趣的是我们调研时候也印证了这个说法--一些南通当地人称自己所在的南通市是苏中地区。
而苏中本身也有“矛盾”,泰州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从扬州分离出来的,所以扬州人以泰州宗主自居。至于我们调研的南通,这个地方相隔30公里就无法听懂对方的语言了,东部沿海地区方言接近崇明,中部市区方言独特,而西北部与泰州盐城接壤地区就是标准的苏北方言了。一个几千平方公里的地方,至少有3种截然不同的方言,这地方能否“团结”就可以想而知了。南通六县一市,启东、海门人民是一家,其他都是江北人,这就是南通的现状。
至于淮安、宿迁、盐城,表面上还算团结,随着近些年盐城南部经济发展迅速,三者已经有些“攀比”的苗头了。
区域之间的捉对竞争如通常之争,南通这两年的GDP超过了常州,南通地区以前包括现在总是拿常州做标杆、作比较,常州GDP逐渐落后自然不甘心。
最后说说徐州和连云港、特别以徐州最具代表性。徐州可以完全说是一个北方城市,浓重的北方口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去山东和河南比去省会南京近,文化更接近山东。因此徐州与山东融合比与江苏融合得更舒适、自然。
第三层某些市内部各区之间的竞争不再赘述。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竞争,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竞争的原因。
1、文化原因
江苏有两种文化。苏北派是淮阳文化,苏南派是吴越文化。整个江苏方言分三个语系,淮语系、吴语系和南通话。南通市北三县海安、如皋、如东,方言属于淮语系,而启东、海门两县方言属于吴语系,跟上海话尤其是崇明话很相似,因为崇明岛本来就属于这两县分治,解放后才划入上海,直到现在两县在岛上还各有几个村子。而南通话只有南通市区及周边通州区讲,独此一家。
文化不同,主要就是语言不通,统计大江苏,大大小小方言70多种,听不懂那怎么沟通呢,再加上文化方面其它的差异,自然就有了上述的不易融合和认同。
2、经济竞争
看此图就明白了,苏南人(苏锡常)经济上的优越感,只不过最近几年,常州相继被南通和徐州所超过。而苏州GDP常年排在江苏第一,当让“不服”南京了,苏州是吴越文化的老大,江苏第一经济体。
这里还没谈到各个市的历史呢,历史原因也使多个市之间互不相让。细数江苏省内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市与自己的区等各种竞争和不容,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不过存在一定的经济竞争也是好事,从好的方面说,可以让各个城市你追我赶,积极促进江苏省整体的发展。
初步理解了江苏省的区域、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历程,才能结合各市相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位。比如南通可以凭借工业的强劲、家纺的实力,定位为江苏/长三角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凭借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包括现在的产业人口、未来可能的养老人口),定位为长三角的乐享/包容/宜居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