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凸显多领域投资机会

作者:中投顾问 时间:2014/7/1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刚出不久,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就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为投资者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以及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规划的相关情况。

 
  肖金成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首次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虽然京津冀合作已经提出多年,但合作之路并不顺畅。主要原因一是规划确实比较复杂,二是各省市之间难以有效协调。因此,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来明确城市定位和产业重点,这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
 
  肖金成认为,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为四方面:一是实现基础设施交通体系的互联互通;二是城市定位明确,功能互补产业互通;三是生态环境共保可持续发展;四是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从区域上来说,“一轴两带”的模式更为合理。除京津唐发展轴以外,南边应重点围绕石家庄,北边应重点围绕秦皇岛。保定和唐山由于距离北京和天津太近,未来随着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北京会逐渐扩展到保定。
 
  肖金成分析称,从发展的顺序上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解决河北的发展问题。目前河北的发展比较滞后,主要依赖钢铁、能源等低端产业,未来重点是如何在河北各个城市发展制造业,来替代钢铁和能源产业以及其他低端产业。第二步是北京和天津的制造产业向外转移,主要是北京和天津的制造业向河北转移。第三步才是功能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转移更多需要市场主导。
 
  在产业重点布局方面,肖金成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北京的受益产业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服务业和一些研发产业,制造业向外转移会给这些产业腾出更大空间;天津的增长点主要是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航运业、物流业以及一些生产型服务业;河北则主要是通过接收北京和天津的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
 
  中投顾问解读: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有顶层设计,要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以及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出发,明确各省市的功能定位。在区域一体化视角下,京津冀三省市依照各自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分别承担了不同的职能分工,北京的服务和知识型、天津的加工和服务型、河北的资源与加工型的基本组合特征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上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长三角地区的经验值得学习,但京津冀地区还有它自身的特点。京津冀地区可以先立足北京和天津之间的走廊,这是实现一体化的黄金地带,如果京津一体化做得好,河北的某些城市就会享受外部性利益而得到协同发展。
免费咨询服务热线
400-008-0586
0755-8257 1568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泰然六路雪松大厦A座4楼 邮编:518040
  • 扫一扫 加微信咨询我们

    中投顾问 - 刘姗姗

Copyright © 2002-2023 o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中投顾问®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82669号 增值电信业务

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739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65号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中投顾问”(ID :touziocn),回复“上市公司”即可获取。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