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圈
赵勇:京津冀经济圈势在必行
作者:中投顾问 时间:2014/7/10
“京津冀之间的合作势在必行,别无选择,因为当前大家面临很多共同的难题,只有携手才能解决。”河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赵勇5月18日在河北廊坊就京津冀合作提出三点建议:成立专门办公室协调三个地方政府共同行动;尽快制定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具体规划;组建京津冀区域合作研究院。
同天,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也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及首都经济圈建设。范恒山表示,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对全国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当前最直接的路径,就是加强京津冀之间的合作。
国家应协调三地共同行动
5月18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办,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办公室和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
赵勇在会议中表示,当前,京津冀三地共同面临诸多挑战,三地需携手解决。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首都面临很多压力,如人口、交通拥堵、产业升级以及生态环境压力等,这些压力仅靠北京自身可能永远都解决不了。”赵勇认为,三个省市应该在互动的背景下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一些功能和产业需要从北京、天津转移出来,与河北互动起来,才能真正地使三个省市之间结构得以优化,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
赵勇说,京津冀之间应该走一种共同协作的路子,将首都的一些功能向周边转移,而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则应该承担起经济中心的功能,增强周边的辐射力。
赵勇指出,目前三个省市的生态环境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环渤海的海域治理、北京北边风沙防治以及空气治理等,都需要三省市携手,单独靠哪个区域都解决不了。
“前几年,京津冀区域合作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赵勇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牵动三地的实实在在的载体。也正是基于此,河北省委、省政府推出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并将此作为河北省四大战略之首。
据了解,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京津冀区域合作搭建起一个共享的平台。目前,这一战略已经让当地经济发展尝到了甜头。短短半年多时间,项目纷至沓来,当地应接不暇。
赵勇呼吁,希望国务院尽快成立专门办公室协调三个地方政府共同行动,相关部门尽快制定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具体规划。同时,权威机构牵头组建京津冀区域合作研究院。
赵勇说,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应该真正打破壁垒,不关门,不设置障碍,真正地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各种生产要素流动起来。
中投顾问解读: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控制着巨大的资源,无疑掌握着主动权,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其发展虽远未达到其应有的程度,但其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并不慢。只要不丧失机会,天津未来的成就不容小觑。京津冀一体化,关键在河北。在总体规划编制定位上如何实现与京津两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对河北高层领导是一个考验。河北在政治上可以是首都的护城河,但在经济上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不能在经济上变成京津两市的附庸。河北的产业结构偏重,有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淘汰掉粗放型的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上档升级,将为河北省今后经济良性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