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经济发展
陆世生:让地理位置为经济发展提速
作者:中投顾问 时间:2014/7/3
“运城有铝矾土资源,三门峡有电解铝的规模生产,如果在一个省的话,把运城的铝矾土卖给三门峡,不需要再建电解铝企业了,产业布置明显不合理,产能过剩了,可是两省只能各顾各。包括临汾在内,都是黄河文化,可是旅行社安排的路线,哪怕是看黄河,就是不跨省。”陆世生说。
此外,运城、渭南、三门峡都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受限行政区划,本来省际交界的便利地理位置,恰恰成为弊端。
“因为省际交界处的地市一般都远离本省的经济、政治中心,逐渐被边缘化。”陆世生说,“试验区的目的就在于打破行政区划,‘穷兄弟们’联手发展。”
2008年,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发布后,陆世生接到市委市政府交来的任务,就是争取筹建试验区。
在这一年,从1月份开始,受行政区划掣肘的4市的市长们就已经坐在一起商讨过解决之策。而在运城提议争取建设试验区的思路提出之后,获得其他3市的高度认同和响应,各省也表态支持。2008年7月9日,山西省政府、陕西省政府、河南省政府3家联合,以山西省政府牵头向国家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设立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请示函。直到当年12月,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参加协商进行过4次,市长联席会议成为常态。
“要协调3个省,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也就是说,不能光是要求国家给我们解决问题,还得考虑,我们这样做,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崔振利说,“为什么试?试什么?怎样试?3个问题、10个字,这是最初国家发改委给我们提出的。但回答这10个字,我们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
陆世生介绍,类似于晋陕豫3省4市这样的省际交界处的区域,全国有57个,涉及到171个地级行政单位。而全国共333个地级行政单位,也就是说,半数以上需要解决晋陕豫3省4市囿于行政区划而带来的难题。
“所以说,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布局上来讲,试验区的建立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陆世生说,“从国家层面来看,我理解,试验区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一个利益分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大长,蛋糕做大了,但是出现了分配问题,体现在3个差别,首先是城乡差别,国家建立成都重庆试验区,就是解决城乡差别的问题;第二个行业差别,以山西省为例,一些行业员工的养老保险交到了每月18000元,最低的行业只有200元,所以出台资本分红制度调节,就是国企的利润拿出一部分,让全国人民都享受成果;第三个差别就是地区差别,解决这个差别不能是让发展快的地区停下来,等着落后地区吧?我们这个试验区的意义之一,就是要为解决地区差别探一条路。具体做法就是,打破行政区划,释放地区潜能,加快发展。所以国家如此重视也就可以理解了。从地方层面上讲,国家一定会加大投资,在项目上支持,在民生工程上改善,而地方因此获益。”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着力于发展经济,称之为“金”三角自然名副其实。
中投顾问解读:黄河金三角内部的四市主体功能相近,但是分属不同省份,因此在总体功能定位上不统一,同区不同政策,这种体制机制的壁垒必然会出现区域发展的“洼地”,尤其是受形成区划限制,缺乏成熟的合作机制。不过在此次批复中要求国家发改委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因此未来区域内部的规划制定、政策制定以及合作机制的商讨都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如此便能有效解决区域内部利益不一致问题。但是总体而言,黄河金三角依旧需要较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