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投顾问的《大数据专业招商实战课》。
这一讲,我给来你介绍“产业分析三板斧”的第二板斧,一个模型。
上一讲,我们提到,要捕捉招商线索,预测未来市场规模很重要,监测供求、价格等信息也很有用,然而,要真正挖掘出招商机会,还是需要理解行业的发展逻辑,也就是理解行业未来为什么会增长?为什么会持续地增长?
这一讲介绍的“五力模型”,就是分析行业发展逻辑的称手工具。
● 超级好用的工具: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的全称叫“产业发展五力模型”,你一听大概就知道,这个模型里包含5个要素。
这5个要素分别是:政府、企业、资本、技术和用户,意思是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由这5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来推动的。
下面,就以新能汽车作为例子,来给展示一下这个模型是怎么使用的。
我们知道,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这里主要说的是电动汽车,其实是由特斯拉公司带动的。
2014年6月,特斯拉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宣布,允许其他公司免费使用他们公司的所有专利。
这些专利是特斯拉公司过去10年积累的技术成果,其他公司有了这些技术基础,要开发电动车,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方便了很多。所以,2015年左右,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都相继成立了,比如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家公司就是那个时候成立的,这也掀起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新一轮热潮。
刚才所说的,就是技术因素,这成为电动车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再说政府端的情况,2009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在2012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新能源汽车开始从示范进入全面推广的新阶段。最重要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一直在真金白银地给大额补贴,可以说政策非常给力,一辆车的补贴多达几万甚至10万块,这对于早期新能源汽车走入市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也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所以蔚来小鹏和理想等造成新势力都拿地到了几百亿元的高额融资,也就是说,资本对这个方向也是充分认可的,也给予大力支持。
随着政府、企业、资本的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逐步被消费者接受,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都呈现高速增长。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超过15%,2022年上半年,渗透率超过23%,而市场渗透率从10%到20%的这个区间,刚好一个产品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市场跨界的关键区域。在这之后,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会持续快速提升。
超过20%的渗透率,说明消费者、也就是用户端,已经充分地接受了这个产品。所以,可以断定,未来汽车厂商在规划新车型时,几乎不会再考虑燃油车了。也就是说,再过几年,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如果想买新车型,那几乎就没有燃油车可选,只能从新能源汽车里面去挑;否则就只能选几年前的老车型。而当下,汽车又开始正式进入智能化阶段,未来几年的新车跟现在的车比,可能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所以,在消费端和供给端形成了一个相互强化的正反馈循环。在这个正反馈作用的推动下,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都会维持高速增长。这一点资本市场其实已经看得很清楚,所以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成为中国制造业市值最高的前两家公司,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这样的趋势,国家也已经看得很清楚,所以国家的政策仍然在强化这个趋势。无论是前几个月的汽车下乡政策,还是最近工信部不断申明,将延迟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增收,都是在呵护这个难得的好趋势。
在多方力量的正反馈作用下,我们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会超过50%;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80%-90%。也就是说,可能不用政府出台强制性政策,未来十年,中国市场就会自然淘汰燃油车。
好,案例讲完了。
估计我刚才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是你听到过的最大胆的预测,但你也听得出来,我的整个分析逻辑是很清楚的。我想你对我预测的数字,也会有相当程度的认同。
回顾一下我刚才的分析过程,听起来思路在不停地跳来跳去,但一直都没有跳出“五力模型”中的五个要素,即政府、企业、资本、技术和用户。
所以,你应该能够感受到,只聚焦这五个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分析每个要素对行业有什么影响,各要素之间怎么相互影响,就足以把一个行业的发展逻辑讲清楚。
我刚才利用五力模型,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既回顾了新能源汽车的过去,分析了现在,还预测了未来,而且思路还挺清楚。
这就是五力模型的最大优点,把你从纷繁复杂的太多因素中解脱出来,把精力聚焦到这五个核心要素上,从而让你快速理清楚一个行业的发展逻辑。无论是总结过去、分析现在,还是预测未来,都变得不太难。
当然,这个模型再好用,也需要你亲自去用,才能掌握它。
中国的光伏行业跟新能源汽车有类似之处,都是受政策影响很重的行业,发展的历程也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建议你课后做个练习。
你可以查几份光伏行业的研究报告,阅读时重点关注五力模型的五个要素,然后再试着用五力模型来对行业的发展逻辑做一下分析,预测一下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五力之外的其他的因素
可能有人会说,五力模型看起来是感觉挺简洁,似乎也比较好用。
但影响一个行业的真实因素就是非常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制度,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行业的发展,难道这些因素我们就都不考虑了吗?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问题,不过我们都已经考虑过了。
你在分析行业时,仍然把五力模型的五个要素作为一级因素,其他的所有要素都作为二级要素。分析二级要素时,先分析二级要对某个或几个一级要素的影响,然后再分析一级要素对行业的影响,这样分两个层级分析,就不会产生混乱。
比如,今年全球最重要的事件是俄乌战争,你要分析俄乌战争对某个产业影响,你就先分析战争对政府、对企业、对资本、对老百姓(也就是消费者)的影响,然后再分析这些因素对产业的影响。
比如,俄乌战争导致的欧洲能源危机,让很多企业的经营很困难,所以可能会导致不少欧洲企业把产能转移到中国来,这对我国一些城市就是招商引资的机会;再比如,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让欧洲老百姓将面临一个难熬的冬季,中国的取暖产品就可以在欧洲大卖特卖,相关的企业就会受益。
所以,再多的因素都不怕,先往这五个要素的框里装,再分析五要素对产业的影响,这样就不用担心被过多的因素把思维打乱了。
● 五力模型背后的朴素逻辑
为了让你对五力模型更有信心,我还是再多说几句,为什么分析一个行业,抓住这五个要素就够了。
试想一下一个行业发展的过程:
早期,可能是因为关键技术的突破,也可能是某家企业的大胆创新,一个产品诞生了;这个过程中,也可能有政府的引导与支持,还可能有资本在后面助力。
随后,当新产品需要有用户接受,才会成为一个新市场;当新市场产生,企业会继续用力,资本可能也会加大支持,而政府也可能会推出更多的鼓励政策。
再往后,产品不断升级、市场不断增长、产业继续发展,但能够增长到多大规模,是由用户的规模来决定的。
你看,刚才是不是把一个行业发展的过程基本上讲清楚了,这里面仍然没有跳出五力模型的五个要素。
政府在讲产业生态时,经常用一个词,政产学研金服用。政是政府,产是企业,学、研是技术,金是资本,服也是企业,用就是用户。你看,产业生态的各个要素,也没有跳出五力模型。
所以,你应该对五力模型有充分的信心,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把它熟练地用起来。
● 平时也可以使用五力模型
其实,五力模型,不仅仅是分析产业发展逻辑时有用,平时浏览新闻,也完全可以用得上。
每天看新闻,你就重点留意这五个要素有什么动作、有什么最近的进展,他们在怎么相互作用,他们在怎样影响行业的发展。只要有这个思维习惯,你基本上就能够保持对行业高度敏感,行业里发生什么事儿,你都能第一时间快速解读。
更近一步,如果全球发生什么大事,就先分析这个事儿怎么影响五个要素,再看五要素怎么影响行业的发展。
其实,即便是本行业的人,或者行业专家,他们都未必有这么清晰的分析框架。
如果你能用好五力模型,在专业上就不需要再仰视他们了。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工具好用,可以把这讲内容转发给你身边喜欢研究行业的领导或同事,他们肯定会感谢你推荐了一个好工具。
好,到这里,我们这一讲的内容就讲完了。
简单总结一下,这一讲,我给你介绍了“产业分析三板斧”的第二板斧,产业发展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的含义是,在分析一个行业的发展逻辑、预测行业的未来趋势时,只需要重点关注政府、企业、资本、技术和用户五个要素就可以了。
简单地说,政府鼓励、企业实干、技术支撑、资本支持、用户买单,一个产业就成型了。
五力模型再好用,它也只是一个分析工具,便于我们理解和做出判断;然而,我们最终关注的是决策和行动,我们要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点采取行动,才是最佳的时机。
关于如何把握时机,就是课程后面三讲要回答的问题。
好,我们下一讲见。
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专业,一直从事产业投资、区域经济及招商引资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跟踪研究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亲自参与了上百个政府咨询项目。
最近两年,把产业研究的专业方法与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紧密结合,搭建了一套全新实战招商方法论;同时,以招商方法论为指导,带领团队开发了中国第一套大数据招商系统——产业招商大脑,把很多招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几十上百倍。
扈老师的其他课程:《十四五区域经济特别专题》
*专题的形式是音频,方便您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听,请扫码查看:
感谢用户对这门课程的厚爱,很多用户是在首次看到课程的当天,就把全部课程学完了,大家的学习精神让我们很是感动!
因为课程里提到后续加餐的事,有不少用户都给我们反馈,希望后面加餐时能够把"碳中和"下面的各个领域的投资机会、招商机会都认真讲讲,我们也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所以决定加餐的课程就先聚焦碳中和趋势下的重要机会。
后续加餐课程,会把我们内部历时一年多的深度研究课题《绿色蓝图:2060年碳中和场景下我国的能源结构》的核心结论都告诉你,让你对碳中和的理解拔高几个层次,让你对碳中和未来的发展逻辑和机会有全面的认识。
所以,别忘了后面再回来听加餐的精彩内容!
中投顾问 - 刘姗姗
Copyright © 2002-2023 o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中投顾问®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82669号 增值电信业务
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739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65号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